伊朗襲擊以色列,地緣風險加劇,比特幣暴跌導致超過25萬人爆倉,再次打破「比特幣避險資產」的神話。
上週六(14日),伊朗向以色列境內發動無人機和飛彈攻擊。pi幣比特幣在當日淩晨一度大跌超6000美元,一度觸及60000美元大關,隨後稍有回升,日內跌幅超7%。以太坊一度跳水至2,811美元,日內跌幅達11%。
截至發稿,比特幣24小時,漲價4.50%,報65,322.46美元。
(圖片來源:Mtirade; 比特幣1小時走勢圖)
這次巨震導致超25萬人爆倉,CoinGlass數據顯示,近24小時內,全球虛擬貨幣資產多達25.3萬投資者爆倉,金額高達9.54美元。meme幣未來
對此,分析師稱,因地緣風險加劇,市場避險情緒蔓延至虛擬貨幣資產,部分投資人獲利了結「減半」預期帶來的收益。
值得一提的是,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被市場討論得沸沸揚揚,主要依據是其有限的供應量、儲值能力以及抵禦傳統市場波動的能力。但就這次巨震來看,避險屬性似乎又被推翻了。回顧歷史,比特幣誕生於2008年金融風暴,但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,全球股市大跌,比特幣也未展現其避險屬性。